龚茂发(右二)祖孙四代研究傩舞动作。邵武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相关资料图)
喜庆的音乐,夸张的面具,丰富的肢体语言……每年春季,在邵武市西南部山区的许多乡镇里,热闹的傩舞表演总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俗话说,“一面鼓,一面锣,爆竹一响就跳傩”。傩舞踩街表演时,舞者们走村串户,每到一处,都受到沿途村民的热情相迎,家家鞭炮齐鸣,户户红包相赠,大家共同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平安顺遂。
傩舞是远古时期中原地区驱疫逐鬼、祈福禳灾的一种巫舞形式。邵武傩舞始于宋代,与其他地方衍变成了“戏”的傩舞不同,邵武傩舞更多地保留了古傩韵味,被誉为傩文化“活化石”。近年来,其在民俗、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学术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一个人的坚守
传承千年的古老艺术焕发第二春,离不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邵武傩舞代表性传承人龚茂发的努力。
今年87岁的龚茂发是邵武市大埠岗镇人,自少年时代起他就对傩舞有着强烈的兴趣。他白天忙完农活,晚上就在家自学。那时候没有电灯,只能靠着烧松枝来照明。凭着坚持,龚茂发学会了邵武傩舞中难度极高的“跳番僧”和“跳八蛮”。上世纪70年代末,小有名气的“舞痴”龚茂发,收到了公社社长请求组建一支傩舞队的特殊任务。
“当时没有工具,没有面具,也没有服装。每去一个村落跳完,当地群众就会凑一点钱帮我们置办物资。第二年,我们就有服装、工具了。”龚茂发说。
刚组建傩舞队的时候,村民们没有报酬,又有很多农活要做,积极性不高,许多人学了一半就放弃了。于是,龚茂发就挨家挨户宣传,鼓励村民学习傩舞。无论刮风下雨,只要一有空,龚茂发就会带领队员们练习,小到每一个转身动作,大到整体队形的排列,他都教得仔仔细细。“跟我一起学的这一班人,现在都去世了,只剩下我一个。我们有责任要传下去。”龚茂发坚定地说,在他的多年努力下,傩舞队已从最初的14人发展到了60余人,邵武的其他乡镇也陆续成立了傩舞队。
四代人的传承
由于龚茂发年事渐高,如今傩舞队的重任落到了儿子龚维德的身上。今年65岁的龚维德打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学习傩舞,如今步入老年的他,仍乐此不疲地帮着打理傩舞队的日常事宜。“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大埠岗镇就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傩舞踩街活动。我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还有我孙子都参加。现在,我主要负责维护秩序等工作。”龚维德说。
在每年的傩舞表演队伍中,舞姿最熟练、动作最刚劲有力的要数龚茂发的孙子龚邵华。作为邵武大埠岗傩舞的第三代传承人,如今也是傩舞队的主心骨。龚邵华从小跟在祖辈、父辈身后,模仿跳傩舞动作、帮助收拾行头。学会跳傩舞后,村里跳傩的活动他从未缺席。
“当时我们这辈有14个人一起学,有七八个老师傅来教我们,每个动作都是他们手把手传授,学了将近两个月时间,才完完整整把它学会。”龚邵华说。
经过十几二十年反反复复地表演,如今的龚邵华熟悉表演中的每个人物角色和服饰穿戴,熟练掌握和运用傩舞表演中的全部技能。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搭配默契,舞姿整齐有序,极具传统傩舞的原始风格。
在家庭的影响熏陶下,年仅13岁的曾孙龚俊荣也学会了傩舞表演,成为邵武大埠岗傩舞的第四代传承人。在他印象中,儿时缠着太爷爷、爷爷讲述傩舞故事和把玩傩舞面具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小时候的我非常执迷于孙悟空,看到孙悟空的面具就想戴一戴。我觉得跳傩舞很神秘,这些面具也很酷。”谈起傩舞,龚俊荣有说不完的话。
每年寒暑假,龚俊荣随父亲回到老家,祖孙四代就聚在一起琢磨傩舞动作。尽管面具很厚重,练习很枯燥,但都没有阻挡龚俊荣对傩舞的热爱。只要锣鼓声一响,他就能随着节奏跃动姿势、伸展动作,虽然年纪小,却也铿锵有力。“傩舞是最宝贵的东西,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努力学习,现在你也学得有模有样啦!”看着刻苦练习傩舞的曾孙,龚茂发十分欣慰。
经过一代代如老龚家这样非遗“守夜人”的不懈传承,如今的邵武傩舞走出大山,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每年的踩街活动,都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不仅如此,邵武市还成立三角戏(傩舞)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将傩舞重新进行艺术创作,排演出新式舞蹈《喊春》《傩之舞》等,受邀演出的足迹已遍布全国各地。(本报记者 赖昊拓 通讯员 王晓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