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姓的消费观 要闻

来源:时间:2023-01-06 18:26:18

只有实实在在降低城市化的各种成本,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消费才能释放出来。

李宇嘉


(相关资料图)

一个比较普遍的认识是,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存钱,不喜欢消费。比如,2022年11月居民存款增加2.25万亿元,同比多增1.51万亿,远超近5年同期水平。2022年11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连续第2个月陷入负增长,且跌幅从上月的-0.5%显著增至-5.9%。这段时间,又在谈扩大消费和内需的话题了。促消费是个老话题了,但我认为,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中国的百姓够拼的了。

岳父曾告诉我,他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不能再穿打补丁的衣服了,就花了50元买了条裤子,差不多相当于2个月工资,新来的同事基本都这样,多数都要花1-2个月工资买衣服。上世纪60-70年代,涤纶进入我国,生产的的确良风靡各大城市,尽管一件要十几二十元,但仍挡不住市民们抢购的热潮。恩格尔系数高达70%的情况下,服装消费上,一点儿也不含糊。

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消费国,也是设计能力最强的国家。进入8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各省都在上生产线,打造本省的电视品牌,产能上来了,就得去化,于是大力度刺激电视消费。那会儿笔者生活在农村,印象很深刻,老百姓买电视可真是拼命,明明没啥钱,非得借钱买。商家也推出了分期付款,部分款项可以等来年卖粮、卖羊毛偿付。

电视就是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话开始普及,当时的初装费要大几千元,一般家庭装不起。等到1995年,初装费才降下来,但也要1-2千元。姐姐家住在城里,拿几个月的积蓄装了一部。当时打电话要梯度收费,超过一定时间就要跳上另外一个收费档次。打一次电话收几十元是很正常的,可那会儿的工资才千把元,你说百姓爱不爱消费?

于是,为了省钱,每次打电话都是掐着时间。我们的电话就是这样普及开的。世纪之交,我在大学那会儿,手机非常贵,动辄就要1000多元,而城市居民的工资也就2000元。手机商家在校园做活动,广告语就是“别让信息闭塞,妨碍你的大好前程”。于是,不能耽误小孩找工作,对外联系很重要,家里都会拿钱给学生买一部手机。

进入2000年以后,汽车开始逐渐普及,国外品牌国产化的车型多了起来,但还是很贵,一部至少要十几万。2007年,笔者刚参加工作,同事们都在买车,貌似成了一种潮流,但大家刚工作没几年,都没有太多储蓄。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扩大内需,国家刺激大家买车,小排量购置税全免。我赶在政策利好最后一天去订车,但现车全卖完了,只好把体验车买走了。

2010年以后,房地产热起来了,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就讲讲外地打工人买房的事情。他们进场大约是在2017年棚改后,房价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制造业困难,电商冲击下小生意难做,他们收入估计缩水了。但即便如此,凡能贷款蹦跶上的,都叹息着交了钱,实在付不起的,就一边咒骂着,一边准备退回老家。但是,他们是近期房价下跌的承受者。

总结来看,对于大宗商品的消费,国人从来都很有热情,而且总是在自己支付能力并不强,需要踮起脚才能够得着的情况下实现消费的。另外,广大农村居民、打工人的大宗消费,往往是量产以后,价格下一两个台阶以后才能实现消费。很简单,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后,才能匹配上底层居民的支付能力。

拿住房消费来说,从2003年确立支柱产业地位开始,政策发力以促进住房消费搞了3-4轮了,这期间房价也涨了好几倍。近期,各地还在不遗余力地刺激住房市场,比如放宽落户、契税减免、降首付、解除限购等。这些政策更多的是鼓励,希望投一个桃能换来一片李树。疫情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前景预期不佳,预防性储蓄增加,只有实实在在降低城市化的各种成本,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消费才能释放出来。

(作者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标签: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